“三重阶”研讨会之“文脉、美学、活化”在我馆举行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BY:

DEC:2019-11-09

2019年11月8-9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主办的“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之“文脉、美学、活化——当代手工艺术发展的三条道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举行,参会嘉宾来自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成员、“三重阶”参展艺术家代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研究”课题组成员,围绕“当代手工艺创作的新趋势”、“手工艺术的思想文化价值再认识”、“民间生活与手工艺术的发展”、“非遗中的工艺传承与教育”的议题,讨论中国当代手工艺的历史、文化、创作和未来发展等问题。研讨会分别由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执行馆长吴光荣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孔令伟教授主持。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主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美术博物馆总馆馆长、“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学术主持杭间教授做主旨发言。

 

主旨发言

/

潘鲁生教授

 

潘鲁生“三重阶”的三种诉求,是对传统手工艺转向当代手工艺的再思考。民艺是现代手工艺的种子,这是数千年保留下来的文化财富。当前,我国工艺美术事业呈现出民间手工艺、行业手工艺与现代手工艺多元互补并存的发展格局,但同时也受社会功利性影响,存在个性化缺失、发展趋同、脱离生活、盲目创新的问题,应重新梳理三者之间的关系,突出不同层面的发展优势,重新认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关系,并服务生活。

我的思考有三个方面:第一,要重新梳理关于工艺美术几个层面之间的关系问题。行业手工艺作为工艺美术产业化的重要支撑,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和市场定制化需要、融合现代科技与工艺创新、注重培育工艺品牌和工匠精神的养成,追求工艺品质并回归生活需要。行业手工艺走向产业化道路不能再简单视为“非遗”,呈现跨界融合的趋势。现代手工艺注重手工艺的艺术化表现和新环境融入,注重在传承传统手工艺题材内容、美学特征、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等元素的同时,从当代艺术与设计观念的视角拓展和强化传统手工艺与新观念、新媒介、新环境和新时尚等方面的再生价值。现代手工艺凸显工艺美术体现时代价值、满足高质量的生活需求,通过艺术创新,提升公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对传统工艺的接受度,对生活美学的心理体验。

第二,要重新认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之间的关系问题。现代手工艺在追求纯艺术化的过程中,受到百余年来西方艺术观念和西方艺术体制为主流的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迷失在西方主导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判断体系中。工艺美术具有艺术创作的属性,现代手工艺的艺术化发展对于丰富当代艺术创作的文化内涵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现代手工艺的创作应深入生活、理解生活、引领生活,紧扣人们的现实生活需求,深入研究生活审美化带来的个性化与多样化诉求,以传承工艺文化为基础,从传统习俗、技艺、图案、样式、题材中挖掘中国人的审美意象,转化为现代手工艺的精神、符号与材料,创造适应当前时代需要的生活之美。

第三,要重新界定文化遗产保护的初衷与文化资源转换,传统工艺振兴与创意设计之间的关系问题。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更加突出其在维护民族文化、国家权益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中国古代手工艺讲究“尚象制器”的造物原则,主张“器”与“象”在造物过程中的共生共存,工艺造物既可以模仿生动的自然形象之“象”也可以领悟变动的抽象之“象”。“象”与“器”始终都建构在一种不可分割、和谐多元的文化生态系统中,这与当下器道分离而造成人与物的陌生感、与生活的剥离感形成鲜明对比。传统工艺是当代设计的文化基础和创意源泉,无论是工艺创新还是设计创新,都不能丢掉了中国自己的传统和生活基础。

现代设计应从传统工艺造物中挖掘中国人的审美意象,转化为现代创意设计的精神、符号与材料,创造适应当前时代需要的生活之美。现代手工艺的初衷是一种责任,我们需要把这个文化的种子做好。

谢谢大家!

主旨发言

/

杭间教授

 

杭间“三重阶”的展览是有实验性的。根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研究”的课题精神,从“民生”角度,实实在在地去讨论“工艺美术”的问题。“三重阶”既不过于强调行业,也不过于强调学院,而是强调“价值观”。我们在与有些手工艺术家沟通时,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审美。他们在技艺上,有的已超越某个时代的水平,但对于文化、修养与审美之间存在差异,呈现传统工艺的“经典”,是我们想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部分“忽如寄”是我的策展内容。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繁荣的当代手工艺与“非遗”以及民间艺术都不太一样,其商业的传统反哺于工艺走向“纯艺术”追求,它不仅是一种独立的、感性的形式,也不止于趣味的想象力。我们在走访多个地区看到,它有非常“复杂”的逻辑,不能用简单的理论来概括,这是我七年来的思考。

第三部分“道无因”是当代的,不仅注重于材料的表达,更有观念与思想的叙事。介于当代艺术的当代和工艺美术的当代之关系,呈现出了许多不同。中国人在全球文化的背景里,需要站在文化平等的角度与西方来讨论问题,这在“道无因”已有体现。

手工艺的发展离不开手工艺术家的努力,特别是建立手工艺“结构”体系。由此,我们专门邀请了部分手工艺术家代表。可以看出,他们对于“手艺”的创新与探索。郑巨欣老师借用设计进入手工艺品牌领域的启发性。吴光荣老师开创紫砂壶艺的当代研究,“摔壶”的艺术语言独具个性。周武、李玉普、汪正虹老师,创作的语言一语贯之,对于手工艺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赵希岗老师的“新剪纸”是剪纸的拓展,剪纸在过去是“窗花”装饰品,而在当代生活中更具生命力。

沈宝宏是中国家具设计界有影响的人,他的“茶空间”是极简的美学品格。钟声老师对漆艺研究借用传统材料体现新的艺术观念。吴昊老师对于生活器物的表现是有特殊情感的。李罗维老师的玻璃艺术下了功夫,把传统文房做了现代演绎。黄晓望老师在首饰研究上走在了教育领域的前面。汪旺老师对传统银器的制作技术积累了诸多经验。范炜焱老师在法国学习工作过,并与爱马仕品牌有相结合的经验。他把缂丝与现代转型,并延伸到其他生活器物上,进行系统化的风格把握。冯晓娜老师的漆艺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突破。当然,还有今天未到场的参展艺术家,都是认真的选择。我们撰写的艺术家提名辞,是在真正的尊重每一位参展者。

希望大家各抒己见!

 

/

与会嘉宾发言辑要

(发言不分先后)

 

11月8日研讨会现场

 

吴光荣/主持人中国当代手工艺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我们提出了手工艺的三条道路或三个方向,即传统的、当下和未来的。在中国,手工艺每当遇到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就会出现变化,我们带着这些思考来讨论当代手工艺的现状与发展。

 

许奋:“三重阶”把诸多问题与思考传递给了大家,这种明确的指向,让我们感受到了策展人的话语价值。大学博物馆的意义在于体现它的艺术与审美高度。我们今日对于“手”的强调,其技术影响下的“手”已延伸,对于农耕时代的“手”,其创造的“物”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时尚。回望过去,放眼当下,从实用的手艺到“纯艺术”的手艺,其评价体系之转换,应该依然为生活所用。

 

孙磊: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对于全球化的发展与文化保护是多元化的。进入21世纪,大家更强调核心的“共同体”,特别是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很重要。一是审美之器物的叙事性;二是审美之器物的象征性;三是审美之器物的精神性。人与器物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文化场域中的生活美学。

 

余强:传统的“学手艺”是找饭碗,当代的“手工艺”是自主创业。当代手工艺应注重原发性,这与传统手工艺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工艺当随“当代”的“道无因”,工艺、材料已经有了创新与研究。还有行业的手工艺,如何走向新的发展路径是需要思考的。我认为,手工艺的发展需要设计或设计师的介入,让民间艺术以“新形式”进行转换其价值,赋予新的可能性。对此,中国当代手工艺的学术评价体系需要建立起来。

 

曹小鸥:策展的倾向是有学术性的。包括作品位置的考量,参展艺术家提名辞的撰写,都带有激情。文人文化和手工艺的融合,有新的启发。手工艺如何形成“转换”,和两个方面相关系,一是与生活有关的手工艺,二是与精神有关的手工艺。我主张手工艺的“产业化”,但这个问题的认识存在争议。最后我对手工艺提出几点:中华性的传统技艺;时代性的当代文化;创造性的叙事语言;审美性的美学价值。需要强调的是,学科“交叉”对于手工艺的发展也很重要。

 

林栋:当代手工艺不止于“手艺”,艺术与科技也有密切的关系,我们需要把“手艺”的概念打开些,坚持“跨界”。我是手工艺术家,需要找到自己的诉求,多元不是“求同化”的问题。“三重阶”的三种道路是在大框架中追求“艺术化”的东西。

 

解勇:手艺是有温度的。手工艺落实到中国“造物精神”是需要引导的,其“温度”的人文关怀如何把握?当代如何凝聚当代?其“路径”需要激发手工艺家的个人情感与时代所望。

 

支林:中国当代手工艺的路,应越来越宽。不只是少数人的喜欢或收藏,要让更多人接受中国传统的文化的熏陶。传统的工艺文化是有礼仪性的,或传宗接代的,这是一个共识。当代手工艺的振兴,需要继续拓展。希望更多富有生命灵魂与生活气息的作品出现。

 

王檬檬:“三重阶”的展览是对传统、当代与未来的维度展现,这三部分都有共同的关键词“当代”,它是不断地去探索艺术的边界,回应了时代的学术内涵,包括技术的核心。有的参展艺术家不太注重功能性,或已经模糊了门类的划分。从艺术创作方法论的核心问题上,我们如何在当代追寻历史,如何让手工艺与“纯艺术”的交融,是伴随着艺术史的发展而进行的。

 

韦潞:工艺当随“时代”,手工艺与当代生活环境的紧密联系。“三重阶”展出的作品,富有这种新生活力,融入了民艺博物馆的空间场域。

 

马涛:与产业不同,独特化和唯一性也是当代手工艺的特点,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尤为明显。我们也要关注手工艺与科技,手工艺与经济的关系,但我们不可否认,最早的手工艺是“纯手艺”的打造,当代手工艺必然也要提升更高的品质。

 

郭新:当代需要手工艺理论的研究。手工艺家应该跨界,更应该倾注情感。最起码,你的作品先要感动自己。我在美国读书时的专业是陶艺,回国后介入玻璃、首饰等,都是基于材料的角度而创作的,最后上升到哲学维度,这是需要理论导向的。

 

吴腾飞:我有一个深刻体会,学术下乡。学院教育与产业结合,更好地为手工艺服务。第二个感想,美学就是经济学。从某种角度讲,手工艺是审美的转化,好看,实用的手工艺离不开审美的基础,中国的文脉应该更好的通过手工艺传递给大众。

 

王克震:我是“道无因”的策展人,当代手工艺与学院的联系是非常精密的,在西方有的学院,已经将手工艺学院改成了设计学院,这种现象是需要警惕的。当代手工艺的特征是它的先锋性,在注重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希望大家带着宽容性来看待。

 

赵希岗:中国剪纸艺术有两个道路,一是“非遗”的剪纸,二是具有当代思潮的“新剪纸”艺术。我把中国传统中的“写意”文化纳入剪纸艺术,形成了艺术化的“新剪纸”语言。文化创意是时代命题。我切入生命与生活的主题,融入“象形造物”的思想,转换成对美好生活的文化创意产品。还有比较重要的是,学术方向始终引领着大学精神。

 

沈宝宏:我不是艺术家,我是热爱手工艺的匠人。原来我认为设计不上升到哲学就不是好的设计,后来我发现这违背了初衷。家是一个公共空间,美学很重要,最后需要上升到哲学的命题。“工艺”是一个态度,是一门艺术。这是我们对生活感悟的基础,通过家具这个载体传递情感,更需要真诚。杭间老师有一本书叫《设计的善意》,我经常用“善意”这两个字提醒我,然后,再用真诚去继续我的创作。

 

11月9日研讨会现场

 

孔令伟/主持人手工艺面临着衔接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关系问题,究竟是采用西方经验,还是中国人自己的经验,都是需要践行的。我们要打破专业“限制”,它是自由的。手工艺若是没有探索,便容易失去自己的艺术语言,这也是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反思。

 

郑巨欣:时代提供了很多可能性。今天的“手工艺”,如何去定义,有时是尴尬的。我的丝巾创作有一个背景,是如何理解传统工艺,因为它存在生活史的关系问题。比如传统的颜色,如果与今天的生活发生了关系是有意思的,今天的颜色我称为承继色。《诗经》的染色与当时的植物是对应的,这种联系是过去到现在一直保持着,以及概念上的联系。我很喜欢今天这样的研讨会,如果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区块链的学术研讨会。

 

汪旺:我更愿意称自己为“手工艺术家”,探索的是手工艺与自己的关系。现在的科技与环境变化太快,有时思维赶不上变化。但尽量保持自我的状态,把良性的可能建立在当代化的游戏规则中,让手工艺家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范炜焱:我对手工艺的实践是跨界和融合的,同时,也应该存在标准。我选择缂丝是因为手工艺很难进行标准化,因为它不能用机器复制。我在实践中,其工序是进行切分和控制,以此达到想要的效果。另外,“系统化”是要下功夫的,因为缂丝不能脱离它的本体。由此,它有日用品,也有艺术品。通过纳米技术来达到跨界融合,爱马仕也就是从皮具开始的,缂丝可以和不同面料跨界,不同工艺门类可以结合起来,可以和红木家具、皮革类、制鞋类结合起来,不仅要对手工艺的特征进行深入挖掘,然后再打破界限,和其他手工艺跨界融合,慢慢形成属于自己的生活美学或者产品体系。这些年,我一直努力形成对生活美学的追寻。

 

周武:当代手工艺是新时代发展中不可回避的,其开放的、包容的、共生的才是当代的手工艺。“三重阶”像一双眼睛,它是一种思维和态度。它提供了有分有合的策展方式,相互之间又有不同角度的切入,具有开创性。它还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新工艺”。于是,我有三个方面的理解,即技艺的维度再造、方法的艺术介入、材料的思维属性等思考,这也是一种认识方法论。

 

钟声:技艺是一以贯之的,落脚点是修养。手工艺可以和任何艺术门类进行交叉,漆艺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品种,但向西方推行却是很难的。在他们的记忆里,有日本的漆艺。那么,中国的漆艺如何走出去,推到长远的状态中就需要更多人的努力。

 

李玉普:责任与导向是我最想谈的。当我看到“三重阶”的策展思考,才真正理解展览的意义。手工艺“跨越千年”让我重拾了我与作品,以及作品与“忽如寄”的关系。《何以为家》最初与民艺博物馆有关系,之前做过“东方竹”的展览,自然的竹子在生活当中慢慢消失,在过去是离不开的东西,而今天仅在展台上能看到,比如竹篮,放在家里很多陈设不用,一个塑料袋解决了问题。但想想,自然和我们人类的密切性还是应该保持的。它是生活中的,不止于博物馆场域的“竹生活”。手工艺(玻璃艺术)讲究的是协同,需要设计与艺术的融合。建议避免“大师”或“教授”的身份意义,它不能代表艺术的最高标准。一个艺术家,首先是做人,做专业,这是导向的意义。

 

汪正虹:我的作品放在“道无因”部分,有的人可能会打个问号,这主要与我的修行和思想有关系。我们打造“金课”,其思想、技艺、精神的打造也是中国美术学院的教学风格。“三重阶”让我想到了技艺与建构、媒介与语言、创作与方法的思考。

 

吴昊:我的作品在“忽如寄”部分,这是作品属性的归类。手工艺和手工艺术的概念,我想做个清晰的界定。传统与当代对我来说是一来一去,一开一合的关系,给我增补创作营养。然后再到跨材料的艺术表达,陶瓷这种材料到底是什么?可以有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和面貌来呈现?我经常去思考,这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

 

李罗维:传统的手工艺来自于阶层,当代的手工艺可以是匠人自己的审美,它的审美来自不同阶层的认识。我认为,纯艺术的概念越来越模糊,它只是一个方式问题。回到熟悉的材质表现自己的观念,这大概是我对当代艺术的观点。

 

黄晓望:设计者和制作者之间是一种不同的状态。我也把自己分成两种状态,一是自己想创作的,二是走向市场的。当代艺术是观念探索,转换到大众状态是很难量产的,这两者需要艺术家自己进行界定,并补充思想的推进。

 

冯晓娜:能够学习和从事一门手工艺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我们掌握了一种材料,可以有一个渠道去表达我们的内心。我有一个观点,手工艺作品的艺术价值与高度和物质呈现是无关的,能够拥有创作的能力才是最幸福的事情。

 

⊙全文根据现场记录与录音整理而成,未经作者一一校对。如有不足之处,敬请理解。

记录、编辑:李计亮

“三重阶”策展人现场导览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民艺博物馆

 

展览信息

/

主  办:中国美术学院
承  办: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总策划:许  江、杭  间
策展人:杭  间、吴光荣、王克震
空间设计:王  欣、韩湛宁
视觉设计:韩湛宁、亚洲铜设计顾问
行政统筹:金晓依
画册编辑:任晓炜
作品收存协调:黄  艳、马  群
展陈协调:雪润枝
媒体推广:李计亮
后勤协调:何柳映、马  群
策展人助理:宋  健、林晶滢、宋邹邹、杨景淞、田音泉、黄文莉、严政秋、洪书瑶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2、3、5、6、7、8号厅
时间:2019.10.1-2020.1.23
支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研究”课题组、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术委员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

编辑:李计亮

审校:金晓依

审定:杭  间  吴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