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艺中国——女红系列展》于2018年7月20日——9月21日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展览。本次展览,采撷古代文献、图片资料及今人诸多研究成果,与具体实物相结合,呈现中国人过去一百多年来日常生活方式中的穿戴。本次展览分为活色生香、颈上添花、绣中寻梦、锦堂焕彩、春晖苗绣五个部分。颈上添花部分主要展出的是民国时期围涎、童帽等。
围涎,或称“围嘴”、“口围”,在一些地区又被称为“拦枷”、“车肩”等。民国《莱阳县志》“礼俗”篇记载:“小儿领巾曰围嘴,亦曰遮巾。”围涎是由围在颈部披在肩上的饰物发展而来的服饰部件,因此,有关围涎的起源,学界多将它与围饰、云肩等衣饰联系起来,围涎属于围饰中的一种,围饰在历史上有多重称谓,据历史文献考证最早称为“帬”,指方形或圆形在肩背上绕颈部一周的衣饰。《说文·巾部》:“帬,绕领也。”在隋唐壁画与五代石刻宗教人物中可看到围饰的形态。至五代时期,发现了云肩形象的围饰。
如意云纹形刺绣花卉围涎
方形柿子如意围涎
在传统服饰文化研究领域,很多学者将儿童围涎与女性云肩归为一类,被称为小云肩,是由于二者的外形,如形制、装饰手法等有许多相似之处。《元史·舆服志》记载:“云肩,制如四垂云,青缘,黄罗五色,嵌金为之。”云肩,明代亦称之为围肩,如崇祯《松江府志》记载:“女子衫袖如男子,衣领缘用绣帕,如莲叶之半覆于肩,曰围肩,间坠以金珠。”从上述文献记载可知云肩近似于后世的围涎。然而,儿童围涎更突出功能性,而女性云肩更多是体现装饰性。
儿童围涎最早可以追溯至汉代。西汉扬雄《方言校笺》卷四提及“繄袼”一词,晋代郭璞标注:“即小儿涎衣也。”清代学者郝懿行在《证俗文》卷二中提到“涎衣,今俗谓之围嘴”“其状如绣领,裁帛六、七片,合缝,施于颈上,其端缀纽,小儿流涎,转湿移干”,此处将儿童围涎的制作和用途清晰地描述了出来。围涎绕于婴幼儿的颈部,主要是为了防止婴幼儿口水和食物弄脏衣服。作为古代儿童使用较早的一款服饰,围涎在唐代敦煌壁画“化生童子”着装中即可见。在历代以“婴戏”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中,儿童围涎出现的虽然不多,但是偶尔也能看到。
虎型围涎
四方形拼布寿桃围涎
从清晚期至民国。儿童围涎留下了大量的实物,成为我国古代童装丰富内容的一部分。此次展览童装中还有虎头帽,虎头形象早在远古时期就以强悍英勇寓意而绵延发展,在民间,虎形的装饰在服饰中广泛涉及,种类繁多,在历经岁月的洗练后,造型与装饰图案丰富多彩,刺绣技法变化多端,色彩对比强烈,它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民间习俗。
此次展出的民国围涎、童帽绣工精致、构图巧妙、图案生动、寓意吉祥,展现了中国民族手工艺艺术长期传续下来的历史记忆和情感追求。
展期:2018年7月20日——2018年9月21日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2、3、5、6、7、8号展厅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总策划:杭间
策展人:吴光荣
行政总监:金晓依
展陈设计:吴炜晨
文字撰写:任晓炜 黄艳 李计亮 谢美华 林晶滢
展览工作组:李计亮 黄艳 任晓炜 雪润枝 何柳映 马群
藏品管理:黄艳 马群 雪润枝
公共教育推广:雪润枝
藏品支持:许明 廖春妹 张素琪 赵怡
关于民艺馆展览更多信息,请关注民艺博物馆官方微博及微信公众号“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文字|任晓炜
责编|雪润枝
审校|金晓依
审定|吴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