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阶”专题报告会:“中国当代美学视野中的手工艺术”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BY:

DEC:2019-11-15

2019年11月13日,由中华美学学会、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主办的“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系列专题研讨会之“中国当代美学视野中的手工艺术”报告会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举行。

学术主持由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美术博物馆总馆长杭间教授担任。邀请嘉宾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彭锋先生,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会长高建平先生,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宪先生,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法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悦笛先生,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助理陈勇先生。报告会以“手工艺与美学”为主题,共同探讨和审视当代手工艺发展中的美学价值。

杭间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美术博物馆总馆长

  

    杭间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代表中国美术学院热烈欢迎诸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莅临中国美术学院参加“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的报告会。按照我们的计划,此次展览希望给大家搭建一个研究平台。虽然今天的手工艺很热,但可以感受到所存在的问题,我与策展人吴光荣教授、王克震老师几乎跑遍了全国,在访问这些手工艺术家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最迫切的问题——如何把握创作当中的“美”。我们认为非常好的作品,作者不认为好,反之,他们认为好的作品,却不被我们看好。五四运动以来,传统的审美被打破,新的审美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建立起来。1949年以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变化,美学风格上也产生了很多的转变,但是手工艺术界没有根本的转变。某种程度上来说,一百年来他们对于传统艺术的修养中间有过严重的断裂,这个断裂不仅仅指的是思想和文化,而且从整个社会审美来说也是断裂的,毕竟手工艺是孕育于农耕社会的一种艺术样式,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他们的状态必然有变化,这些变革的影响造成手工艺术创作很大的困惑。

希望我们通过今天的报告会,传道解惑。这是当代工艺史上能够写入史册的一次报告会,手工艺与美学在这个平台上的报告会很少,今天也许是第一次。我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时,也对“工艺与美学”的关系做过一些研究,我的导师田自秉先生是工艺美术界第一次提出“工艺美学”的学者。提醒今天在座的手工艺术家,前辈们所关注的工艺美学可能与今天美学家所关注的美学是不一样的,田自秉先生关注的美,是从技术、材料、形式的角度来讨论美感和美的表现问题,这只是美学的一种,不是美学的全部。

上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对于设计和工艺美术界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从朱光潜、宗白华、王朝闻到李泽厚、高尔泰等先生,他们对美学的关注点是不同的。有位国外的美学家曾说:“美学可能与城市的兴起有关”,而美则从农耕社会开始就有了。美学是美的学问、美的学术、美的思想,而习惯上的美大都关注美的形式和美感。我们曾经请钱学森先生做过“技术美学”的完整访谈,他的思想、技术美学的内容,对于造物和设计的理解也产生了非常重要影响。这些年,我们对于生活和美学的讨论有些停滞。

希望我们回到学术初心去讨论手工艺与美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

高建平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会长

 

从用手观看到用手欣赏

    高建平中华美学学会1980年成立,第一任会长是朱光潜先生,第二任会长是王朝闻先生,第三任会长是汝信先生。我们这一代人接着前辈的工作,要努力地做好,再交给下一代。中国美学需要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今天看了“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感觉很震撼。在我们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如何看待手工艺?这是一个当代的话题,值得我们从哲学的层面来思考。我讲四点:

第一,“手”的哲学。观看不是朱光潜先生当年所说的,像新生儿看世界一样的“直觉”。观看也不是一种视觉叠加。实际上,视觉是全身的。比如远看一个人的姿势,便可识别,因为认知可以加强我们的视觉。感觉是整体的,是我们人的经验和活动的推动下形成的。人先有未分化的经验,后来才分化,有各种感觉。这是一个活动和感知互动的过程。关于人与动物的区分,有人说人是理性的动物,有人说人是会使用语言的动物,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则认为,人是创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这就涉及到手的使用。在从猿到人进化中,手起了关键的作用。转到我想说的问题,中国古代有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是视觉,又是视觉的超越,要达到目无全牛,这是长期的手的劳作结果。手在改变眼,人是用手加入了一种对于世界的观看。

第二,用手欣赏。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书法欣赏,看到好的碑帖,用一只手在另一只手上,在任意平面上去划,用手去体会字的气韵风神。字是有方向、顺序、力量的动作过程的结果。字如此,画亦是。作画要“笔笔相生”“下一笔看上一笔意趣”。这里讲的是艺术,对手工艺适用。在师傅手把手的示范下,我们的工艺才代代相传。工艺不是口口相传,而是手手相传。

第三,现代生产条件下手工艺成为欣赏的对象。现代艺术体系的形成把艺术与工艺区分开来,这是18和19世纪的欧洲人想要做的。同时也产生了现代艺术观念。然而,新技术、新材料会带来新的设计趋向,形成新的追求。在新技术的时代,人们需要另外一种方式来体现艺术趣味,这就是重新找回民间的东西,实现手工艺的复兴。在此方面,日本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发达的高科技社会中,民间的传统与工艺得到保留。

第四,手作为现代审美的救赎。当代社会的发展,形成一种局面,艺术致力于制造景观。传统的那种对手工的重视,已经不再存在。荆浩曾说,“画者画也”,要用动作去画。这在当代社会似乎不再被重视。艺术变成了制造图像,而图像造成了一个虚拟的世界,用来取代真实的空间。缺失需要补偿。手不能退化,它应该成为现代审美的救赎资源。我们的思维是全身性的,当我们停止动手动脚的时候,实际上我们的思考也停止了。

有一次,去参加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听了很多人的讲演,印象最深的是库克的一句话。他说:“我不担心机器会像人一样思考,我担心人会像机器一样思考”。这句话很有意思。人工智能时代,人是不是仍然有人的用处?在“后人类”来临之时,是不是要宣布人的终结?我不相信,人在这个时代还是要放“手”一搏。

 

杭间20世纪艺术的发展过程当中,绘画与工艺的道路不一样,绘画从架上绘画发展成为抛弃架上绘画。19世纪末,工业文明的兴起,逐渐放弃手工,但是今天又要回到手工。某种意义上来说,手可以成为救赎,在人仍有人的用处过程当中,手会成为我们另外一种补偿。高建平老师充分论述了手,手不仅仅是手,手呈现的是新老技术材料的综合,是人连接外界的一种非常复杂的关系,也是值得我们深挖的重要道路。

周宪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高技术语境下对手工艺的哲学反思

/

    周宪今天是高技术装置范式的社会,人们购买手机、电脑和各种装置器具,而用手去制作的技能和文化正在消失。曾经风光无限的“非遗”只能在博物馆看到,这是令人悲哀的。于是,重提手工艺在当代社会中的新功能是有意义的话题。

    第一,手工艺有一种独特的“上手状态”,这种状态不但是一种体验,更是人的存在的体现。手工艺是心、眼、手、工具和材料之间的一种和谐统一关系,其重要的特质在“上手”,高明的工艺师必有一双“巧手”,可以做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工艺品。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手工艺的“上手状态:就是人的本真状态的体现。技艺越高,上手越好,但今天很多年轻人已经远离这种上手状态,熟练地玩弄手机的上手与手工艺的上手有根本的不同。重新提倡手工艺的上手对当下的社会、文化和教育意义不可小觑。

    第二,手工艺的有机性。所谓有机性即它与社会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手工艺根植于社会生活各个角落。但今天传统手工艺与社会已经脱节了,越来越趋向于博物馆化。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难题:手工艺如何变成我们的生存方式?如今高技术与数字鸿沟,将绝大多数人塑形为装置的被动使用者。任何装置一旦设计出来就将大多数人排斥在外,除了一部分技术精英。但我认为手工艺是人类社会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它是普通大众都可以参与的,手工艺与社会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如何恢复手工艺的有机性是今天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第三,手工艺对人和物关系的重构。手工艺是人与物和谐关系的体现,当下的消费社会却是物对人的宰治,从手工艺到技术装置的转变,就是人与物的关系从“役物”到“物役”转变。最典型的就是双十一,买买买,没有一个东西是你自己手艺的产物。各式各样的追星族、发烧友、器材控,对装置的迷恋彻底丧失了自主的手工艺精神。所以我想,能否通过提倡复兴手工艺来重构人与物的关系?

    第四,手工艺实践的静观性。喜欢做手工艺的人往往比较凝神专注,具有一种内在的深度注意力。今天高科技装置范式的典型症候是分心,各种装置不断地在吸引我们,纷乱多元的信息绑架了我们的注意力。哲学家伯格曼主张,面对当代技术装置所造成的纷扰和分心,应该提倡一种“凝神物的实践”,比如慢跑、听音乐、做小提琴等。手工艺可以让人身心集中专注于一件事。另一位媒体学者海尔斯发现,今天的高技术装置催生了一种超级注意力模式,其特点是焦点在多个任务之间不停跳转,偏好多重信息,追求强刺激,对单调沉闷的热耐性极低。而另一种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深度注意力模式面临威胁,在这方面,我以为介入手工艺实践对于维系深度注意力习性大有裨益。

第五,在设计与游戏之间的手工艺DIY。具体的专业化把我们限制在一个非常局限的领域里,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大学要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手工艺有所助益。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论,手工艺的介入有助于多元智能的培育。据说,美国斯坦福大学把MBA和设计学的学生放在一起,将设计融入经济学的数学模式,取得了神奇的效果。搞经济的学生从设计的学生那里学到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自由发挥。这个例子表明手工艺所包含的设计思维和创造力具有普遍性。国美的设计学科可以和许多学科结盟,也许会诞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最后我想说,传统手工艺在今天高技术境况下,需要不断地被再“发明”。借用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的话来说,每一代人都会有重新“发明的传统”,以确立自己与传统的新关系。如何再发明有很多路径,我觉得可以提出一个高科技时代的“手工艺的复兴运动”,将手工艺视为一个可能的生存状态,将我们的生活塑造出一件艺术品。

   

杭间人文学科与手工艺相通之处非常多,关键是我们从什么角度切入。周宪老师谈到上手的问题,很多老师、同学都有体会,过去工艺界也研究手的问题,但是手的问题是人的一种状态,当动词,又当名词,远比我们原来单纯地重视手工劳动会更复杂,有更多延展性的东西。还提到人机,人和物的关系,这也是近些年思考比较多的,尤其是本雅明等人的观点,关于符号、符号消费被介绍到设计界,当代科技的发展对于人与物之间关系的重构产生了震动。手工艺的有机性、静观性、多元智能理论,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当代手工艺也正在逐步融合设计,以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的创新设计学院为例,就像麻省理工与哈佛大学,把科技、经济、设计的表达以及产业四者的关系当成引擎,从宿舍到学习空间和社会上的种子公司形成有机结合,包括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等,去打破专业界限。手工艺的再创造与传统文化的再发现等问题,不仅是艺术与手工艺的问题,更是价值观的问题。

张法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中国古人手工艺术观念易被今人忽视的问题

/

张法中国文化是从本土没有间断地生长出来的。工,来源于最初乐、巫、史、工、祝、王、士的一体。后来,工的地位不高,但其起源内蕴了本有的厚度。中国的工艺,仅从远古彩陶看,就有与西方不同的观念。今天来看,我们对彩陶的理解与古人的理解是有距离的。《考工记》讲究“天时、地气、材美、工巧”,是理解工艺的基础。时是四季的动态,气是天地的互动。

好的工艺,在古人是有一套理论的,而这套理论用现代科学的方式距离很大,比如酿酒,水质在不同的天时和不同的气节是不同的,整个中国的工艺和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中国古人对于好的工艺和审美评价与今天不一样,和西方的理论也不一样。

瓷器在宋和清最光彩。清的康雍乾是集大成者。美学可以把“工艺”的道理讲出来,但有些东西还是讲不出来。比如,清代十二花神瓷器,一定要和整个古代的文化观念结合在一起才能讲清楚。我们很容易讲成一幅画,但瓷器是立体的,从工艺与观赏方式应该有另外一个不同于绘画的审美结构。士大夫对瓷器理论是比较少的,瓷器体系大量分散到了古代文献里面。我们不能用西方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的手工艺,如何把对于天地与人的东西转换为瓷器上的美,那是在中国的文化体系里才能实现的。
    杭间几千年来,传统的手工艺有思维格局,这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的哲学思想在先秦诸子百家时代是逐渐地以儒释道体系延伸过来,比较清晰地梳理出秦汉以来的中国艺术史的传统,但就民间艺术来说,我们很难说得通。我曾经向学生推荐刘长林先生的《中国系统思维》,通过民间信仰和系统思维延伸开来,对于了解与研究中国造物史是有益的。

刘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复兴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

刘悦笛中国人的审美需要回到现实生活,美是生活本身,这才是我所倡导的“生活美学”的要义。同样,手工艺也需要重新进入生活,无论是制作工艺的过程,还是消费工艺品的过程,都是生活的过程。

“生活美学”之所以成为全球与中国的最新浪潮,是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逐渐审美化,我们的审美也开始生活化。一面是生活的艺术化,另一年则是艺术的生活化,这个就给“生活之美”造成了非常灵动的历史背景。中国人恰恰据于儒、依于道、逃于禅,回归到了生活之美与美之生活。“生活美学”不仅是当代美学,也是古典美学。我始终认为美学不仅是“感”学,而且在中国的语境当中同样也是“觉”学。美学在中国与幸福的生活方式是内在关联的,蔡元培先生主张“美育代宗教”,在中国在历史上没有一个宗教成为中国人的主流意识观,而美学可以成为中国人的主流意识观。“生活美学”并非玄学空论,它恰恰是践行之道,人类不仅是审美的种族,更是艺术的种族,创造出工艺和手艺,这恰恰是人和动物最基本的差异。

“生活美学”,即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幸福之道”,也是一种关乎“审美生活”的学问。生与活是两个不同的词,生是自然的,活是不自然的,生指的是生命、生生不息,活是指向活泼的生命状态。中国人的“生活美学”主要有三类:其一,生理的价值。包括饮食、饮茶等。其二,情感的价值。包括闲居、雅集等。其三,文化的价值。包括诗书画印等。从天、人、地之美,构成了循环的基本面向。以古人审美的物质文化为例,它就形成了丰富的物的体系。艺术史家柯律格的研究已经超出了艺术范畴,偏离了传统的艺术视角,从而走入了“物”的世界。把原本局限在文人阶层的书画、古董、收藏等审美活动得以社会性的绵延。这种物质文化研究得益于盖尔《艺术与能动性》直面艺术的人类学,《雅债》等也关注到了所谓社会性的艺术。在这个影响下出现了对“物”研究的体系,突破了西方对Art的范畴。东方之物里面道器不分,它包含了中国文化、审美、生活之“道”的成分。

《长物志》形成了明代“物”体系的文本。情和物交织,成为“雅情”的“美学运动”。譬如物与性别意识之间的关联,涉及到对物的“占有”方式。自明代中期之后,中国文人在生活中追求清福、快活,标举风雅。晚明之后,文人趣味慢慢形成了审美的时尚,文人高雅的生活美学恰恰是文人普遍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文人把来自民间的器物做了审美的提升,放在了文化的台面之上。这是对趣味的发明,并不是对美学奢侈品的占有,而重在占有它们的方式。《长物志》《闲情偶寄》《遵生八笺》告诉人们如何去占有物,这种占有物的方式恰恰是美学的方式,以享受其中的情趣为主。追求至乐人生的时候,才能洗涤人间尘垢,达到他们所追求的生活美学境界。由此便可以把生活中的感受审美化,形成“心和物”之间的交往。情虽是人际交往当中的人,但也可以指向物,形成物之情,而且是雅情。这种生活方式对后代影响深远,直达民国时代也如此,如今在中国又开始勃兴。

中国美学的心与物沟通,乃是一面随物而宛转,另一面与心而徘徊。前者如《泗上戏书》有一卷书、一尘尾、一盆果、一重裘、一林雪等,这些都是物,而且只有中国人才有的量词,心随物而动。后者如《小窗幽记》有香令人幽、酒令人远,茶令人爽、琴令人寂等,物与心而游。这些“古今清华美妙之气”可以洗人间之芬垢,澡学生命之精神,从而使人展露出活泼之本心。古人所孜孜依旧的物之美,客观对象是长物,主观感受为闲赏,这正是长物闲赏之“生活美学”。审美的人生观是核心的中国人生观,美学在中国才是“第一哲学”!

 

杭间“三重阶”里的三个部分,“遗所思”是对古典之美的重新发现。“忽如寄”是“纯艺术”的生活与工艺,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艺术地生活的艰难》,中国的历史上有一派以道家思想影响下的人,他们不当官,也不进入市井,一辈子就注重高品质的生活。江浙一带的藏家追求的生活状态,每个人切入的角度不一样。“道无因”的当代是讨论观念容纳到多少的问题。

陈勇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助理

 

当代英美工艺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及其文献

/

陈勇杭间先生说到中国传统工艺与当代工艺发展所遇到的问题,这也是西方工艺理论家、艺术批评家和工艺师们所遇到过或正在思考的。我从西方工艺理论、特别是英美等国家的工艺理论研究视角来谈一谈。 

一.英美工艺理论研究概览

通过MedaLink平台以craft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和以theory为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二十世纪以来,有关工艺(craft)的文献超过十万篇,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三十年中,与工艺有关的研究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成果最多的是在2015年,达到19624篇(本),最少的1990年也有2604篇(本),这反映出西方学界对工艺问题所投注的注意力不断增加。与此不相适应的一种趋势却是有关理论研究的成果却相对缓慢。此外,出现频率较高的期刊主要有美国的《手工艺品》《美国工艺》《纽约时代周刊》期刊和英国的《工艺》等期刊。

二.英美工艺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问题

尽管如此,英美学界仍有一些学者在关注并试图对工艺开展理论上的探讨。比如美国设计家、现任职于纽约设计与艺术博物馆的格林·亚当森,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工艺学教授霍华德·里萨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理查德·森尼特,英国伦敦大学人类学教授特雷弗·玛钱德,美国作家兼机修工人马修·克劳福德,还有英国著名工艺史学家爱德华·露西·斯密斯等。工艺理论研究的开展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进入的,包括工艺学、美学、艺术学、现代设计、人类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都可以对工艺问题展开讨论。工艺理论研究的基本任务,首先是要回顾历史并对现实做出及时的回应,其次是要界定工艺理论的基本概念、范畴及其逻辑关系,此外还要在与相关领域的互动中理清自身的边界。中国的手工艺工艺研究与生活相结合,而西方是从对概念、关系的思考入手的,这也反映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三.霍华德·里萨蒂的工艺理论研究

霍华德·里萨蒂的《工艺理论:功能与审美表达》,著作围绕工艺和工艺史展开。第一,工艺品有哪些物理特性?他认为物理性是工艺品最根本的属性,有几个方面的维度对于讨论工艺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目的和使用,工艺品作为人造物不可能是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生产的,生产一个工艺品必然有预设的目的;其次是功能(比如容纳、遮盖和支撑),预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物品满足一些功能,一个工艺品不能是无用之物;三是材料,功能又必须要落实到一些具体的材料中,材料是功能的载体,而材料又必须要通过技术的参与获得相应的形态,最后能够满足人的需求,这种需求包括物理和精神层面的需求。

第二,工艺与美术是否是同质的?他主要从工艺和美术的物理特性与交流属性来展开讨论。他认为,工艺的物理特征(比如材料)使其在与用途、功能之间关系的表达上强于美术,而物理性还赋予了工艺品不受制于语言等形式符号系统的独立性、普遍性和稳定性。此外,工艺和美术对于手和身体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前者要求顺手(做和用)、合身;后者对灵巧双手的要求逐渐让位给抽象的创造力和机器加工,这也加剧了工艺和美术的分裂。但他认为,二者在本质上仍是一致的,至少是相通的,二者的差别只是在于对于世界的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

第三,工艺与设计之间紧张关系的本质是什么?霍华德·里萨蒂认为,实际上是手工生产和机器生产的关系。机器生产和手工生产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但前者在逐渐取代后者的同时又在不断侵蚀后者,应该在两者之间取得一定的平衡。与材料的关系,是理解工艺和设计差异的核心。首先,他区分了设计、手艺和工艺,设计可以是对空想的表达,不涉及材料;手艺是用手加工材料的能力,反映一种确定性;而工艺与之类似但更复杂,在前者的基础上反映一种不确定性、创造性和冒险。其次,对机器生产的批判,是霍华德·里萨蒂一个核心观点。他讨论了手工生产和机器生产与材料的关系。机器可以主宰材料,可以快速加工材料,但要求材料的统一化和标准化,对于例外的情况则无能为力,特别是人的价值观综上所述,工艺与设计紧张的本质也是手工与机器的对抗。

在工艺与审美表达的问题上,霍华德·里萨蒂认为工艺代表了功能和审美的统一,其跨越了视觉和功能两个领域并将之连为一体,在今天的文化生产的背景下需要为工艺留出一席之地。他的研究只是英美工艺理论研究中的一例,其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对于我们研究与发展工艺学术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英美学界多学科积极参与工艺理论研究的做法也值得学习。我们需要健全完善学术批评和多学科对话的体制和体系,构建多学科互动之下的有关工艺的理论体系。

   

    杭间陈勇老师的调查与研究,对于在场的硕士、博士们来说,其影响是深刻的。“三重阶”之所以定名为手工艺学术提名展,“手”字是我后来加上的,汉字的工艺和西方的工艺不一样。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工艺”这个词被泛化了,已经被技术阶层使用,并产生比传统社会更丰富的意义。曾有人对我表示疑问说:“你搞设计,又搞手工艺,你到底搞什么?”这其中,我是受益的。陈勇老师讲述的手工和工艺、艺术和设计的关系,也替我向大家做了解释。

彭锋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手工艺的多样性与普遍性

/

彭锋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表明:身体是有广延的存在,心灵是没有广延的存在。身体听任感觉,心灵服从理性。感觉是多样的,理性是统一的。源于身体的手工艺术具有多样性,源于心灵的美的艺术具有普遍性。休谟的趣味标准“在没有标准的领域树立标准”,这是很有意义的一句话。包括康德的审美判断“在没有概念的领域寻求普遍性”。手工艺术与自由艺术的重要区别在于前者主要用手,后者主要用脑。

这里所说的手工艺与自由艺术的区别,都是西方美学中的说法。我曾经立下愿望,希望通过英文写作,让汉语的一些词在英语中生根。我们今天的美学中用的词都是西方翻译过来的,还可以翻译回去。现代艺术的起源,区分了美的自由艺术和手工艺术,手工艺术是与身体有关,要体力的,自由艺术与脑有关。但两者又不能是简单的区分,不能说一个人只有手或只有脑,只是侧重不同而已。

手工艺术的多样性源于身体的不可通约性或者单异性。理想的思想是由数学来计算的,思想是可以一样的。当我们把自由艺术归入心灵,最高的要求是数学,因而是普遍的。手工艺术与个体有关,每个艺术都是单一的。笛卡尔认为身体是有广延的,心灵是没有广延的存在。这个区别有很多目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导致了我们对精神的重视,对身体的贬低;对多样性的贬低,对普遍性或者统一性的重视。

即使是在一些没有普遍性的领域,艺术和审美的领域、趣味的领域,这些思想家都要找到统一性,如给出“趣味的标准”。趣味本身没有标准。休谟说的趣味标准,是在没有标准的领域树立标准。休谟认为标准是我们模仿出来的,标准不是天生就有的。康德的审美判断(在没有概念的领域寻求普遍性)具有类似的要求,即在没有普遍性的领域寻找普遍性。在一些完全是单体性领域,18世纪的思想家也要找普遍性,非常勉强地找普遍性。

进入19世纪后期之后,时代精神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对启蒙理性的批判与对多样性的追求。马克思揭示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就像是身体和心灵之间的矛盾。弗洛伊德的本我和超我的矛盾也是身体和心灵之间的矛盾。还有现象学和批判理论。他们认为只有心灵才有普遍性,身体具有多样性,都有用多样性、个体性来对抗普遍性和统一性的倾向。20世纪以来,整个思潮是用多样性来颠覆统一性的,所以身体开始翻身了,身体变得更加重要。

进入21世纪后,情况有了新的变化。丹托颠倒了启蒙主义关于身心的看法,认为多样性源于心灵的解释,普遍性源于身体的感知。他有一句名言:“我们的眼睛没有历史,只有进化。”我们对于看见的东西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但是我们看见的东西是一样的。我们的解释不能渗透到我们的感知之中。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可以有交流,就是因为人的感知是同样的。其实,在我们看来,工艺美术好象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工艺美术大师创作出来的作品与机器生产的作品相比,风格很不一样,但是在这些多样性的东西里刚好保留了人类感知的普遍性。身体感知的普遍性,除了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之外,还受到人文学科的影响。人文科学这么多年鼓吹的文化多样性,认为每一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通约的,忽视了感知普遍性的存在。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基于感知的普遍性,我们是否可以发展出一种适合全球化时代的新文化。这个文化不是依据脑子想的,而是依据身体感知的。我们看到的手工艺尽管千差万别,但又觉得它们不难理解。这是因为它们由身体感知做出来的,人的身体感知是一样的。

 

杭间诸位老师对手工艺与美学、哲学问题的思考,有深刻的思想与学术研究视野,在全球化的今天,新科技以更迅捷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思考,各位美学家报告的思想成果,既拓展了我们认识手工艺与自身、社会和美学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会指引手工艺术家们创作的道路,因此,此次报告会对于“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而言,对中国当代手工艺术的发展而言,有不平常的意义。

记录、编辑:李计亮

报告会现场纪实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民艺博物馆

 

展览信息

/

主  办:中国美术学院
承  办: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总策划:许  江、杭  间
策展人:杭  间、吴光荣、王克震
空间设计:王  欣、韩湛宁
视觉设计:韩湛宁、亚洲铜设计顾问
行政统筹:金晓依
画册编辑:任晓炜
作品收存协调:黄  艳、马  群
展陈协调:雪润枝
媒体推广:李计亮
后勤协调:何柳映、马  群
策展人助理:宋  健、林晶滢、宋邹邹、杨景淞、田音泉、黄文莉、严政秋、洪书瑶
纪录片制作:杨  涛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2、3、5、6、7、8号厅
时间:2019.10.1-2020.1.23
支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研究”课题组、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术委员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

编辑:李计亮

审校:金晓依

审定:杭  间  吴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