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民艺工坊第十一期「竹够好玩·竹编铃铛制作之体验」博物馆体验课程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多功能报告厅进行。本次课程邀请了竹芸工房的匠人们为手工爱好者们进行了竹编工艺的授课。
本期课程给大家准备了竹编材料包,里面有:竹编骨架半成品、一卷细竹丝、竹垫片、金属小铃铛配件和挂绳,此外还配有喷水壶和剪刀。为了减轻新手的制作难度,学员们拿到手的竹编骨架是呈交叉放射状布局的半成品。在制作竹编小铃铛的时候,将其作为经条,然后取细竹丝按压一挑一方法编入其中,作为纬条,一圈一圈的编进去。看起来容易,真的动手编织起来可不容易。学员们认真的看完老师的示范,开始了屏气凝神的编织。细竹丝在制作的时候要喷水,这样竹子会变软而且更有韧性,易于编织。细竹丝有正反之分,如果不小心扭着编织就容易折断。掌握技巧的学员编到第五第六圈的时候开始有些熟练了。底部编好后将经条弯起来握住,继续编入纬条,慢慢地一个小篮子形状便成型了,大家的手法从粗糙缓慢变得熟练起来。在收尾时候,先把几只金属小铃铛配件放入,然后用到回篾技法,一根根竹篾按顺序先旋转再交错塞到指定的缝中,这样一颗像松果一样可爱的竹编小铃铛就制作完成了。时间过得很快,课程进行了三个多小时,学员们在精心编制小铃铛中,感受了中国传统竹编的魅力,收获了手工制作的快乐与满足。
【民艺与社会美育】民艺手工体验系列课程——体验民艺手工,感受民艺之美
“民艺工坊”是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的一项公共教育项目。为传播民族手工文化,满足公众参与博物馆的需求,民艺博物馆设置了一系列基于传统民艺与自然素材,以日用生活器物为载体的民艺手工体验课程。为公众创造民艺学习的机会,分享、交流民艺的知识与技法,让参与者在体验民艺的制作中,加深对民艺的认知,提高对民艺的兴趣,感受民艺之美,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艺术修养。
【公教策划】雪润枝
【授课老师】竹芸工坊匠人
【项目助理】林晶滢
【视觉设计】宋启明
【摄影记录】刘永戈、孙笛扬
【志愿支持】曾佳豪、罗琳、章舒欣
【地 点】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多功能报告厅
【主 办】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Email】PE-craftsmuseum@caa.edu.cn
关于民艺馆展览更多信息,请关注民艺博物馆官方微博及微信公众号“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责编|雪润枝
审校|金晓依
审定|杭 间 吴光荣